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,生存的征途

心得体会 0 85

天安资讯为手机游戏爱好者推荐“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”相关内容,具体详情阅读请跟随小编一起往下看。

最近,纪录片《勇敢者的征程》火了。

上线2周,微博话题阅读高达2.5亿,转赞评过万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这是一档野外生存探险的节目,但走的却不是寻常路。

演员钟汉良作为一名探险者,搭档探险家乔西·詹姆斯组成一个冒险小队伍,重走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之路。

一路上,他们喝辣椒水、吃沙棘果、爬雪山、渡乌江、过草地、历高反……这些都是当年那支英雄的队伍经历过的困难。

但真实的长征远比我们看到的、所能想象的艰难得多,惨烈得多。

那么,真实的长征,到底多可怕?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1934年10月,第五次“反围剿”失败后,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,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25000里长征开始了。

这场远征,被称为英雄的史诗。

我们都从教科书里得知这句,红军不怕远征难。

真实的长征,到底有多难,难在哪。

首先是行军难;

红军征途中,不仅要抵御国民党军队的袭击,红军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敌人——恶劣的自然环境。

爬雪山,过草地,渡乌江……无论哪一种行军环境,对于当时的战士们来说都是九死一生。

拿过草地来说。

草地上看似哪里都可以走,实际上危机重重,到处都是沼泽泥潭,行差踏错,就会被污泥吞没。

草地里不仅有沼泽,还有不少河流,很多疲惫的士兵,因抵御不了冰冷河水的刺激。

几乎每过一条河,就有年轻的士兵倒下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其次饥寒交迫;

当红军行军至川康地区,由于人口稀少,自然环境恶劣,无法筹到足够的粮食,粮食问题成为最大的困难。

刚开始,还能吃到青稞炒面这样的粮食,后来粮食吃完了,就开始挖野菜。

后来连野菜也没有了,吃草根,扒树皮也是常有的事。

最后,实在没办法了,只能煮皮带,煮旧皮鞋,就算这种“食物”,每次也只能分到3小段的份额。

红军过雪山前,很难在短期内筹集足够的棉衣。

很多南方的士兵,都是第一次见到雪,很多人穿着单衣单裤,喝一碗辣椒水就直接上山了。

红三军团12团3营9连的谭发贵说:

“我们身上都是单衣,有的还是短裤,脚上穿着草鞋,而且早已破烂不堪。”

爬雪山的路上,都是尖锐的石头,草鞋很快就磨破了,士兵们的脚都磨得皮开肉绽。

天气寒冷,御寒物资缺乏,很多人永远地留在那座山,那场雪里。

第三是装备难;

长征的途中,不仅一直要接受自然的酷刑,还要随时迎接国民军队的围追堵截。

但是两军的装备差异,可谓是天差地别。

长征开始时,红军总人数为8.68万人,武器装备仅有步马枪29153支,山炮、迫击炮38门,重机枪357挺,轻机枪322挺,冲锋枪271支……

武器装备率不足40%,每只枪仅有5-25发子弹。

相比之下,国民军队不仅有持续不断的军工生产能力,还有国际外援补给;

而中央红军的武器补给十分有限,根据地内,“车间开始修理枪支武器,生产新的手榴弹,从战场找回子弹壳,重新装上火药和铅头,铅用完了,就用木制弹头。”

长征开始后,从敌人那里缴获就成了武器弹药补给的唯一途径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不仅装备简陋,而且严重不足,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,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才能活下去。

这也是红军路上减员严重的原因。

长征结束后,刘英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。”

如果战争有难度系数,那么,长征就是地狱级别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有人说过:“长征,实际是由一群孩子来完成的。”

实际上,红军主力中,54%的士兵们的年龄都在24岁以下,甚至还有9-12岁的少年。红军将领的年龄平均也都在25岁。

面对行军路上的地狱级考验,这群“孩子军”表现出超出想象的勇气。

长征中的故事,不仅有艰难险阻的过程,也有战士们的勇敢和乐观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“拐棍碑”的故事:

红1团团长的回忆录写着:

在行军草地的路上,有一路弯弯曲曲的拐杖组成的路线。

红军过草地的时候,有一片草地是松潘草地。

海拔3500米以上,气候更加恶劣,通常刚还是下雨,没走几步就下雪了。

红军刚进入这片草地时,正值这片草地的雨季。

到处是泥泞的水洼地,没有一块干燥的地面。

天气湿冷,逢上下雨,草地上没有任何避雨的地方,只能顶着挡雨的布相互挨着取暖。

有时候,夜晚还在相互依偎的战友,第二天就没有了呼吸。

只能挥泪送别自己的战友,行军路上也没办法好好安葬战士们,只能在他们牺牲的地方,插上他用过的拐杖。

每一个拐杖下面,都是一个牺牲的战士。

“一粒花生米”的故事:

甘祖昌原来是一名兵工厂的士兵,后来跟随红军西征。

后来,他被调任红6军团53团司令部,有一天,接到领导任务,部队的粮食吃完了,让他去筹一批粮食出来。

他带着一小队士兵以及当地村民,在一座山下遇到敌人伏击。

为了保护粮食,和没有武器的村民,他带着有枪的战士在前方掩护,说时急那时快,敌人的子弹飞过来,闪避不及,他的右脑门当即中弹。

当时血液横流,卫生员要替他包扎伤口,他摆摆手,两只手捏住留在外面的半截弹头,心一横,就把它拔出来了。

看着战士们担心的表情,他反倒开玩笑地说:“嘿嘿,一粒花生米。”

“风雨侵衣骨更硬,野菜充饥志更坚。”

漫漫征途中,我们不仅拥有屹立不倒的信念,还有刚强不催的勇气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再次重走当年长征之路,探险者钟汉良发出内心感慨:

“红军的故事告诉我,敌人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”!

我们的装备如此落后,遇到的考验如此严苛,遭遇的牺牲如此巨大,能成功抵达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为什么这只军队,最后能赢得胜利?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第一,信念;

每一位加入红军的战士,都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。

过草地时,有位的警卫员刚入党没多久。

为了抢救陷入沼泽中的重要文件,不顾自己的生命,最终英勇牺牲。

当他快要被淤泥吞没的时候,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银元,这是他要交的党费。

这一支神勇的军队,即使自己倒下了,他们从内心里确信:

“只要跟党走,中国革命就有前途,就会胜利。”

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,因为他们坚信自己在完成,在参与一项伟大的、光荣的战斗。

第二,植根群众;

各军混战中,与其他军队的烧杀抢掠不同,中国工农红军绝对不会损害老百姓的利益。

长征途中,缺衣少食。

有一次,一位筹粮军官带着士兵们跑了一天,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果腹。

愁眉不展之际,看见远处的一座山脚下,有一块红薯地,找了一圈,也没有找到种红薯的村民。

天快黑了,再筹不到粮食回去,战士们就要饿肚子。

他只能自作主张:把红薯挖走,把钱留在田里。

临走的时候,他从兜里掏出本子,撕下一页写下留言,跟十块银元一起包好,放在地头,好让种粮的村民容易发现。

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红军所到之处,百姓夹道欢迎。

正是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,红军战士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。

第三,上下同欲;

有人说,红军是一支铜墙铁壁的军队,无论他们被打得有多分散,只要再次聚集,又是一个组织有序的部队。

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且能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

很多人都很疑惑红军是如何做到这样意识统一。

原因有两个:

首先,红军自建立之初,就是一个坚持“官兵平等”的现代化组织,每个人在军队里都是非常重要的,肩负重要的使命,能够最大化地调动战士们的能动性。

其次,全军上下意识统一到位。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为何长征,为谁长征,以及长征对自己的意义,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该做什么。

毛主席在《论持久战》说道:

“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,没有几万万人齐心一致,贡献一切给战争,是不能胜利的。”

所谓上下同欲者,胜。

正是将全军上下拧成一股绳,从刚开始的星星之火,到最后的燎原之势。

生存挑战的远征之路

经过了一路的洗礼,探险者钟汉良说:

“回首长征,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,什么是不屈的意志,什么是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,一支军队的英雄主义……”

这或许是现在我们重走这一趟征程,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所在。

除了长征途中的爬雪山、过草地,明晚即将播出“长白山篇章”,将回顾东北抗日联军如何在严寒中挑战毅力与体力的极限。

《勇敢者的征程》是中国首部国际联合制作的红色之路探险体验片,由五洲传播中心、腾讯视频、探索频道联合出品,献礼“建党100周年”,重新展示革命征程意义的纪录片。

85年前,有一群年轻人,他们为我们拼过命;

85年后,我们在电视里,书本上汲取他们的精神。

有人问,什么是长征精神?

那便是坚定革命信念,坚守革命理想,无论我们多么弱小,但我们永远有强大的战斗力。

只要信念之光不灭,我们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。

没有当年他们的牺牲,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。

铭记历史,是每一位来者应该做的;

照亮未来,才不辜负先辈鲜血横流。

点个“在看”,致敬每一位红军战士。

如今山河锦绣,国泰民安,应如他们所愿。

作者 | 白驹

图片 | 网络(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